学习障碍儿童诊断的条件和内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22
学习障碍儿童诊断的条件及其内容见下页表4—2。
表4—2学习障碍儿童诊断条件及其内容
(
从上表可以知道,学习障碍的诊断包含了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资料收集的方法;第二,诊断所需的测验类别;第三,诊断时需要考虑的条件;第四,诊断的阶段。下面对这4个方面做一个概略说明。
一、资料收集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方法之一,也是行为科学收集资料的重要方式之一。观察法需要兼顾实验室观察(控制观察)与自然情境观察(非控制观察),必须从多种情境中,包括在家庭、学校、社区和有关机构中的行为表现与活动。
观察法必须配合适当的行为检核表或评定量表以及观察记录表等。观察的主要内容涵盖行为的观察(诸如注意力、反应方式、情绪与儿童处理问题的策略)、知觉动作、听觉行为、视觉行为、阅读、数学以及游戏等等。
(二)调查法
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访谈是一种面对面的交谈,属于行为科学资料收集的主要方式之一,一般而言,调查的主要功能在收集个案的有关资料,而不以“治疗”为主要目的。不过,调查确实可以促进辅导者对个案问题的认识与了解。调查的对象以个案的家长为主要对象,必要时包括个案及其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并根据个案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可把调查的对象扩大到个案的伙伴。调查前,必须先行设计问卷或访谈提纲,列好访谈的内容与问题。
进行学习障碍儿童诊断的过程中。诊断人员必须对家长进行调查,其目的在建立必需的资料,或进一步了解有关问题等。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性质及其形成过程、儿童及其家庭背景资料、儿童的发展史及其医疗史、心理教育状况(诸如语文、非语文以及课外活动)、情绪适应、社会成熟及其他等等。 以儿童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而设计的问卷或访谈问题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一般背景与健康状况的问题
①您的孩子年龄是( )年( )月
②您在生产前有什么异常情况吗?
③您的孩子的日常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④您的孩子曾长期生病或住院吗?
⑤您的孩子有近视的症状吗?
⑥您的孩子做过视力检查吗?结果如何?
⑦您的孩子有重听的症状吗?
⑧您的孩子做过听力检查吗?结果如何?
第二部分:发展方面
①您的孩子出生后几个月就会坐了?
②您的孩子从几个月就会回答“是”?
③您的孩子从第几个月开始会走的?
④您的孩子从第几个月开始会说话的?
⑤您的孩子从第几个月开始会说完整的句子?
第三部分:目前行为方面
①您的孩子会使用铅笔、蜡笔、剪刀、筷子吗?
②您的孩子会骑三轮车、自行车吗?
③您的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④您的孩子有尿床、胆怯、发脾气等神经质的倾向吗?
⑤您的孩子有活动过度而不稳当的情形吗?
⑥您的孩子喜欢听人讲话吗?
⑦您的孩子善于用语言表达吗?
⑧您的孩子会做自己的事吗?
⑧您的孩子在家里表现如何?
(三)个案资料分析法
个案资料的研究分析是辅导人员在整个辅导过程中的首要工作。个案贤料包括文字记录、录音带和录像带等。个案的文字记录包括个案的成长史、辅导记录、综合记录、转介申请表以及学业成就记录等。具体来说,进行个案资料分析所需搜集的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①姓名、性别、年龄等;②家庭人数、家庭气氛、家庭人际关系等。
2.学习问题:发现时间、当事的环境等;程度。
3.过去的经历:以前是否接受过相关的辅导,鉴定结果与辅导的大致经历,辅导时间等。
4.成长或发展史:妊娠时母体的状况;出生时的状况,有无早产、难产等;营养状况,如母乳喂养或人工营养等;乳期、婴儿期和幼儿期发育状况,如长牙期、学步期、始语期、排便的指导等。
5.身心健康状况:既往病史,特别是有无头部受伤等;现在的健康状况;有无生理、心理疾病。
6.情绪问题史:有无过敏性、爆发性、胆怯、情绪异变等问题。
7.习惯异常:饮食习惯,如偏食、食欲不振、暴食等;睡眠习惯,如入睡、夜惊等;排泄习惯,如尿床、遗尿等;言语习惯,如言语障碍、口吃等。
8.社会发展史:畏缩、有无受到重大打击、有无朋友、朋友数量等。
9.能力:智力、特殊能力、学>--7能力等。
10.意向:需要、兴趣、爱好、对象、程度等。
11.家庭环境:出生地、有无迁移等;育儿态度,如过度保护、溺爱、干涉、排斥等。本人对家庭、家长的态度,如亲密感、疏远感等;社区状况,文化氛围、经济发展等。
12.学校生活:学业成绩;上学状况,如是否逃课,迟到与否等;适应情况,如与同学、教师相处的情况,有无欺负或被欺负等;校风、班风和学风如何。 研究者可以根据这些既有的个案资料提出暂时性的个案问题假设,然后进一步地设计深度访谈的内容与问题,确定临床观察的重点以及计划测验的类别与项目。
对于个案资料分析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严格为个案对象的资料保密,不得泄露给他人。
第二,所收集的资料可能存在主观性强或记忆错误的地方,需要用其他资料来验证,不可轻易下结论。
第三,要和提供资料的人(个案对象的父母、家人等)取得良好的协作关系,获得他们的支持。
(四)测验法
诊断学习障碍儿童所需要测验可归结为两大类,即医学一神经学的评估与心理一教育学评估。
医学一神经学评估包括儿童的发展史、家庭医疗史、视觉、听觉、动作能力以及神经系统的检查。
心理一教育学评估则涵盖了个案的一般智能、特殊学业性向、学业成就、行为表现、家庭因素和学校环境等测验与评估。
一般而言,感觉敏锐程度,特别是视觉与听觉能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应由医学专业人员执行;而智力测验、视知觉测验、听知觉测验、语文能力测验以及学科成就测验等应由心理或教育专业人员负责实施。
二、诊断所需的测验类别
各项测验的选用是根据学习障碍儿童的问题类型与程度而决定,但基本上,学习障碍儿童的诊断最好包括感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理过程、学业成就、基本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技巧、社会行为和文化环境因素的评定。资料的收集与建立力求详尽周全,因此,对各项能力实施适当的测验。
(一)智力测验
学习障碍儿童诊断所需智力测验,主要包括: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毕保德图画词汇测验、瑞文推理测验、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和绘人测验等。
智力测验的目的是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否存在落后,如果是智力上的问题,则不可断定是学习障碍,因为智力落后会影响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和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智力测验为诊断一个人的智力特点提供证据,即便一个儿童总体上的智力分数处于正常范围,智力测验的分数仍然是有意义的。通过智力测验还能发现注意方面的特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智力测验的结果不是绝对的,有必要结合对儿童的行为观察、听取生育史等。
例如,当儿童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上言语分测验的得分超过操作分测验15分左右时,可以怀疑学习落后是由于空间能力落后引起的,如果操作智力的分数超过语言量表15分.可以断定学习障碍主要发生于语言理解和阅读方面。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量表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测验结果不仅给出了总的智商,还给出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能清楚地表明受测者言语或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的教育和补救。该量表适用于5~16岁的儿童,由6个言语分测验和6个操作分测验构成。见表4—3。
表4—3 WISC-R的分测验的内容及其测量目的
WISC-R测定的智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言语智商,一个是操作智商。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的合计得分是总智商。
(二)学习能力测验
学习能力测验是学习障碍儿童诊断中最为重要的评估。这方面可进行的测验有如下几种。
(1)视一动统合测验.考查儿童的视知觉能力和手眼的协调能力。书写障碍的儿童一般精细动作和手眼的配合不佳,通过这种测验可以有效地诊断出视知觉方面的能力特点。
(2)阅读理解测验。主要考查儿童阅读和识字水平是否达到了同年龄人的水平。并可以知道儿童具体落后几个年龄水平。重点考查的是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正确性。
(3)听知觉和语音记忆的测验。主要考查儿童的听觉分辨能力和听觉记忆广度,并对他们语音工作记忆进行评估。通常阅读困难的儿童,可能存在语音记忆方面的落后。
(4)动作协调性测验,个别学习障碍儿童出现动作落后,进行动作测验可以了解儿童综合发展水平。运动能力对于儿童的注意力和听课都有影响。
(5)听说能力的测验包含辨别,理解,记忆,词汇,检索,造句与修辞,记忆,构音与沟通等。
(6)书写能力的测验包含写字,造句与修辞,文章的组织、创意与文体以及文法等。
(7)数学能力的测验包含计算、推理、概念和金钱时间的测量、估计等。
(三)心理过程测验
在分析心理过程时,要考虑其脑功能的弱势是在何种层次上,是知觉作用的失常,还是概念化的障碍?也要鉴定其强势的脑功能是在何种层次上,要比较对照儿童感觉体系和心理过程间的表现是否一致。
在特殊教育领域,诊断需要了解学习的常态与变态,观察潜在障碍和各种缺陷的症状。由于学习障碍具有异质团体的特征,表现为不同种类的症状,因此临床诊断需要鉴定其潜在的问题,包括测量儿童听、说、读、写、算、和非语文的学习能力。为了进一步确定其问题,需要测量儿童注意、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从而分析其低成就的原因。
心理过程测量着重探讨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过程的变化、信息加工的能力。包括: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监控能力,注意力水平,记忆测验,视知觉、听知觉、时间知觉、方位知觉的测验和学习动机的评估与测验等。
美国的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Illinois Test of Psycbolinguistic Abilities)和玛丽亚纳——费罗斯迪视知觉发展能力测验(Mariane Frosting Developmental Test of Visual perception)就属于心理过程测验。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着重测量被试的信息传导、心理语言过程和信息组织水平。玛丽亚纳一费罗斯迪视知觉发展能力测验则主要测量视动合拍水平,视觉图形转换能力,形状认知。视觉的守恒性,空间位置的确定,视觉关系等方面。
(四)人格测验
学习障碍学生除了学业问题之外,还可能有一些行为或人格问题,如冲动、退缩、干扰他人、低自尊、自信心差等。这些问题会干扰或影响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干预。所以在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智力、能力、学业等方面评价的同时,还应对儿童做行为与人格的评定,以便同时对儿童进行行为或人格问题的教育或治疗。常用的人格与行为量表有:主题统觉测验、儿童人格量表(如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教授修订的儿童14种人格因素同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行为检核表(如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康纳斯父母与教师评定量表、美国的适应性行为量表和儿童气质量表等。
下面简单介绍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儿童气质量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艾森克(H.J.Eysenek)于1975年在其1952年和1964年所做的两个版本的问卷的基础上增补而成。我国有龚耀先等1984年的修订本(儿童、成人两种版本,两套全国常模)。国外此问卷儿童本有97项,成人有101项。我国修订版儿童和成人本均为88项,由3个人格维度和1个效度量表组成:(1)神经质(N)维度:测查情绪稳定性,高分反映易焦虑、抑郁和较强的情绪反应倾向等特征;(2)内一外向(E)维度:测查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高分反映个性外向,具有好交往、热情、冲动等特征,低分则反映个性内向,具有好静、稳重等特征;(3)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儿童可能具有残忍、敌意、好攻击、缺乏同情心、无是非感等特征,常是一种问题儿童;(4)掩饰(L)量表:测试朴实性、遵从社会习俗、道德规范的特征,高分表明掩饰性高。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量结果采用T分表示,根据各维度T分高低判断人格倾向和特征,通常将高于60分或低于加分认为是具有某种人格倾向,超过70分或低于30分认为具有某种典型人格特征。还可将N维度和E维度组合,进一步分出各种气质特征。如外向稳定的多血质,外向不稳定的胆汁质,内向稳定的粘液质和内向不稳定的抑郁质。艾森克人格问卷为自陈量表,实施方便,有时也做团体测验,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人格测验。但其条目较少,反映的信息量也相对较少,难以对异常心理进行全面评估。
儿童气质量表是由切其与托马斯等编制的婴幼儿和儿童气质量表。按年龄分为3种量表形式,而且各种形式量表条目均可归纳为9个因子:活动量、规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持度、注意力分散度、反应朗。托马斯等认为,其中前6个因子对婴幼儿亲子关系和社会化进程有决定性影响。测验的实施是由家长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逐项填写,采用6级或7级评分法,然后先按评分表列出各量表各个因子的条目是正向还是负向,乘以常数,得到积数和总分,除以条目数,再计算该因子的均值,并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结果与常模比较,均值在正常值范围或高于、低于1个或2个标准差,可以分离出5种气质类型:容易抚育型(E型)、抚育困难型(D型)、发动缓慢型(S型)、中间近困难抚育型(I—D型)、中间近容易抚育型(I—E型)。(五)神经心理测验
当怀疑儿童有脑肿瘤或其他严重脑损害时,有必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神经心理检查。这不仅有助于临床医师的诊断,更有利于对脑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指导治疗计划、康复措施的制定以及预后估计等。如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成套的神经心理检查有助于确定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为治疗、特殊教育提供依据。当临床检查提示儿童有某种缺陷时,有必要定期进行全面的神经心理成套检查,以确定这种缺损是否稳定,干预方法是否有效。
可以将常用的神经心理测验分为三个方面:(1)神经心理筛选测验:如伯德格式塔测验、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等;(2)成套神经心理测验;(3)其他能力测验。如记忆能力测验、视觉保持实验等等。这些测验可单独使用,用以测量某一心理功能。
1.神经心理筛选测验
神经心理筛选测验用于筛查儿童有无神经学问题,即了解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的,以决定是否要对儿童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1)伯德格式塔测验。
伯德格式塔测验(Bender Gestalt Test,BGT)是伯德1938年为研究儿童智力发展而设计的,后来很快就作为器质性精神疾病和精神发育迟滞的评估方法而用于临床。此测验由9个图形组成,实施方法有胡特三个阶段法,要求儿童对这些图形临摹、描绘、联想和记忆,根据临摹和记忆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评分,反映儿童有无脑功能缺陷。此测验主要作为脑器质性疾病的筛选方法,也可用做投射测验来测量人格。
(2)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
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Quiek Neurological Screening Test,QNST)主要用于测量与学习有关的神经心理功能,包括15个项目:手的技巧,图形认识和再生,手心形状辨认,眼跟踪,声音形式,指鼻测验,手指成圆,手和脸颊同时刺激,手掌迅速翻转运动,伸臂和伸腿。跟尖步,单足独立,跳跃,辨别左右,行为反常。主要测查运动发展,控制粗大与精细肌肉运动的技巧.运动、速度和节奏感,空间组织,视知觉和听知觉技巧,平衡和小脑前庭功能,注意障碍等与学习有关的功能。该测验是一种神经系统缺损甄别工具,适用于5岁以上儿童。我国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测验对学习障碍儿童具有较好的鉴别作用。
2.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霍一里神经心理成套测验、考夫曼儿童成套测验和鲁利亚—耐布拉斯卡神经心理成套测验(Laria-Nebraska Neurppsychological Battery,LNNB),单项神经心理测验等,主要用于检测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模式或探索
其神经心理机制。
(1)霍—里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霍一里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alstead-Reitan Battery,HRB)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斯特(Halstead)首先设计,后经里坦(Reitan)加以发展,形成了用于成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