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English
中文繁体
心理影片
热点关注
心药介绍
精神分裂
心境障碍
神经症
心身障碍
人格障碍
应激障碍
癔症
性变态
儿童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
中崋心理教育网
>>
心病咨询
>>
人格障碍
>>
相关知识
>> 文章正文
文章
书籍视频
图片
也谈人格障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28
人格无优劣
“人格”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广。常常听说某某人的人格高尚,某某人的人格卑鄙。其实,这是从道德的观点出发,给予人的一种评价,只能代表心理学中所讲的人格的一部分含义。心理学中所讲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合。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个性”。
“人格犹如其面”,指的是:每个人面貌长相不同,而他们在脾气上、在能力上、在兴趣和爱好上、在对待自己及对待旁人的态度上,也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具的人格特点,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有的人热情爽朗,好说好笑,喜欢与人交往,“好赶热闹场面”;有的人沉闷话少,好静,“不合群”;有的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有的人谨小慎微,“生伯树叶砸着脑袋”;有的人灵活善变,适应力强;有的人柔顺姻静;有的人刚强坚毅,自信自负;有的人懦弱自卑,惟命是从。遇到问题时,有些人总是从容不迫,沉着镇定;有些人却张皇失措,毫无主见……这些都代表着人格的不同特征。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人格特征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就其总体而言,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比如,开朗灵活、好说好唱的人适合于搞文艺、做社交;而文静沉默、谨慎执着的人就适合于搞学问、做科学。每一种典型的人格特点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应该发挥其长处,躲开其短处,即所谓“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地发挥一个人的能力。因此,很难说某一种类型的人就绝对地比另一种人强。况且,不少人的人格特征是处于混合状态,即属于中间型。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可以有不同的人格表现。
偏离则有害
前面讲了“人格不同,犹如其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处世的态度,不能认为某人有些与众不同就是“怪僻”,就是人格障碍。我们所指的人格障碍是人格发展上明显地偏离正常,以致妨碍了人际关系,给社会带来危害,给本人造成精神痛苦。也就是说,这种异常的人格发展是有害的,既贻害自己,又殃及社会。
据统计,人格障碍者约占全人口的1%,因此并不少见。为了对人格障碍有更清楚的认识,我们将其分成若干类型进行描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像以下所描述的那样典型的并不多,而多见的是不典型的、很不典型的,甚至是几种类型的中间过渡形式或混合形式。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偏执人格)
这种人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对谁都不信任,对谁也不同情,傲慢,嫉妒心强,看问题主观片面,同时又自我估价过高。对工作上的不顺利、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从不检查自己的缺点和过失,总是归咎于别人有意给自己破坏捣乱所造成。这种人习惯于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诿给旁人,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总感到受人欺负,别人对自己不忠实。对自己的配偶,更是嫉妒怀疑,不愿配偶与异性有任何交往,动辄审问,经常跟踪。有的人还把许多无关的事情往自己身上引,如认为旁人谈话、咳嗽、吐痰等都是针对他而来的。若是他们认为受了“冤枉”或“委屈”,则会奔走四方,到处申诉,进行不懈的“斗争”。
二、分裂性人格障碍(分裂人格)
此类型可分为分裂样人格和分裂型人格两种亚型。
分裂样人格:这种人孤僻、不合群、待人冷漠、缺乏感情,没有知已朋友,回避社会和集体活动。这种人沉默好静,与世无争,对表扬及批评均无动于衷,对任何事物兴趣索然。 分裂型人格:这种人乖僻古怪,常沉溺于不切实际的想法之中,如说神道鬼的迷信观念,相信“传心术”、“第六感觉”、“特异功能”,认为能洞悉一切,相信别人也能感觉到自己的感觉……这种人说话常离开主题、绕圈子、含含糊糊、隐晦暗喻。平时多疑偏执,孤僻,无密友和知己。
三、戏剧性人格障碍(癔症人格)
这种人好感情用事,表面上显得热情而讨人喜欢,实际上情感肤浅、缺乏真诚、易变而幼稚,并且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放纵,对区区小事反应过分强烈,有时无端发怒,闹脾气。 这种人特别不耐寂寞,极力追求刺激,热衷于参与激动人心的场面,喜欢凑热闹,爱出风头。 这种人的要求格外多,依赖性强,总希望得到别人的照顾、注意和赞扬。他们只注意自己的权利而不愿尽义务。他们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要求别人都得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不择手段地占人家的便宜,而从不考虑对自己的名声有什么影响。
这种人缺乏一分为二的观点,要么把人夸得完美无理,要么把人贬得一无是处。他们缺乏同情心,理解不了别人的感情。
这种人好幻想,暗示性强,有时其生活如同演戏一般。
四、强迫性人格障碍
这种人疑虑过多,自信不足,总有一种不安全感、不完善感和不确定感,因而导致处事死板固执,过分谨慎小心。凡事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合乎礼仪,决不标新立异。由于对事事都追求尽善尽美和完整精确,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反复地检查核对,生怕出一星半点差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上一篇文章:
人格心理障碍案例
下一篇文章:
什么是表演型人格障碍?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栏目精选
火热专题
更多专题
全国客服①
全国客服②
全国客服③
教学教务
合作加盟
最新栏目推荐
什么是表演型人格障碍?
也谈人格障碍
自信—心理健康的关键
人格心理障碍案例
如何防止自杀
自杀的其他原因
自杀的心理原因
李子勋与杨凤池对心理咨询
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
必须遵守的心理咨询原则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改善
心理咨询的意义体现在哪些
心理咨询的五个“不等于”
浅谈心理咨询在我国的现状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异同
告诉你同性恋的形成因素
从各方面谈同性恋的一些问
造成性变态的原因
同性恋不等于AIDS
同性恋知识面面谈
关于心理咨询保密原则
心理咨询分类
恋物癖常见的的两种误区
恋物癖是怎么产生的?
儿童“恋物瘾”因缺安全感
儿童“恋物瘾”三箭齐发
孩子恋物就是恋物癖吗?
常见精神疾病有哪些表现,
有关梦的6个心理疑问
心理咨询常用情绪词汇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
心理咨询师之路:你准备好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过程的三个基本阶
诱发窥阴癖的原因有哪些?
窥阴癖患者如何杀死身上这
窥阴癖与窥淫癖概述
同性恋
导致窥阴癖的主要因素有哪
窥阴癖让研究生痛苦不堪
女性
·
健康
最新文化精华
热点文章
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招聘信息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例
学校地址:南京市白下区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写字楼乙幢27楼A座 客户服务 电话: 025-84293828 025-86663472 025-84293096
中崋心理教育网 心理咨询师官方QQ群 ① 53314688 ②7863061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08 中崋心理教育网(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苏ICP证06011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