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English
中文繁体
心理影片
热点关注
心药介绍
精神分裂
心境障碍
神经症
心身障碍
人格障碍
应激障碍
癔症
性变态
儿童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
中崋心理教育网
>>
心病咨询
>>
基础知识
>>
心理诊所
>> 文章正文
文章
书籍视频
图片
手机带来的心理影响—强迫 恐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29
手机在今天是一种普遍的联系工具,它给人们的沟通和联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它也同时对我们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今天我们就说说手机对我们造成的心理伤害—手机强迫症和手机恐惧症。
信息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就是太多的信息无穷无尽的涌来,让你迷失自己的过程。24小时全天候开机,总觉得手机在响,隔几秒钟就看看手机有没有短信或者电话;偶尔忘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总感觉有大事被错过了。
手机强迫症。很多人犯了手机强迫症,一分钟也离不开手机,不少公司白领表示“随时都要掏出手机看看,没信号就会格外紧张”。张磊晶说,现代交流方式使得人们对手机产生强烈、持续的需求和依赖感。为了克服它,人们应当适当自我约束,逐渐减少看手机的次数,培养平和的心态。英国一家假日公司就开始试行“无手机旅行”,参与者均不准携带手机旅行。比如一天到晚手机都不离身,一旦哪天上班或者出门忘带手机就会产生不安、惶恐的情绪;比如在公共场合中只要一个铃声响起,周围的人都会拿起自己的手机看看,甚至在没有铃声的情况下不断地掏出手机来看;情况严重的还会产生心慌、心悸等症状。当手机的运用愈发广泛的同时,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也就越大。
手机恐惧症与手机强迫症看似在症状的表现上是恰恰相反,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使用者对手机带来的信息轰炸所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当手机带来的信息量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时,焦虑就随之而来。不同的只是克服这种焦虑情绪的具体办法,前者是采用消极逃避的方式,有耳不听、眼不见为净的心态,由此来远离手机带来的焦虑;后者则是采用过分积极的态度,一心想用自己的主动性来压倒手机带来的焦虑。
强迫症康复家园提醒大家:手机强迫症和手机恐惧症都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症状较轻的可以采取自我调节的方式治疗。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把手机和那些不愉快的经验联系到一起。然后就是用健康的方式使用手机,养成睡觉前关机的习惯。如果情况严重的建议可以到体验一下本中心的醒悟疗法,通过心理练习的方式改变大家这些不好的心理习惯,使您不在受手机 给您带来的心理伤害。
上一篇文章:
自信—心理健康的关键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栏目精选
火热专题
更多专题
全国客服①
全国客服②
全国客服③
教学教务
合作加盟
最新栏目推荐
手机带来的心理影响—强迫
强迫症的表现——强迫思维
男同性恋为何互相吸引
自恋型人格障碍心理案例
偏执型人格中障碍心理个案
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人格障碍基本特征
什么是表演型人格障碍?
也谈人格障碍
自信—心理健康的关键
人格心理障碍案例
如何防止自杀
自杀的其他原因
自杀的心理原因
李子勋与杨凤池对心理咨询
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
必须遵守的心理咨询原则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改善
心理咨询的意义体现在哪些
心理咨询的五个“不等于”
浅谈心理咨询在我国的现状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异同
告诉你同性恋的形成因素
从各方面谈同性恋的一些问
造成性变态的原因
同性恋不等于AIDS
同性恋知识面面谈
关于心理咨询保密原则
心理咨询分类
恋物癖常见的的两种误区
恋物癖是怎么产生的?
儿童“恋物瘾”因缺安全感
儿童“恋物瘾”三箭齐发
孩子恋物就是恋物癖吗?
常见精神疾病有哪些表现,
有关梦的6个心理疑问
心理咨询常用情绪词汇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
心理咨询师之路:你准备好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心理治疗
女性
·
健康
最新文化精华
热点文章
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招聘信息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例
学校地址:南京市白下区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写字楼乙幢27楼A座 客户服务 电话: 025-84293828 025-86663472 025-84293096
中崋心理教育网 心理咨询师官方QQ群 ① 53314688 ②7863061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08 中崋心理教育网(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苏ICP证06011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