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English
中文繁体
心理影片
热点关注
心药介绍
精神分裂
心境障碍
神经症
心身障碍
人格障碍
应激障碍
癔症
性变态
儿童障碍
您现在的位置:
中崋心理教育网
>>
心病咨询
>>
基础知识
>>
精神障碍
>> 文章正文
文章
书籍视频
图片
谈谈儿童焦虑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7
焦虑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如面临一个新环境、面对有权威的人物或进行某项重大活动之前,人人都会产生焦虑。但许多人的焦虑反应时暂时的和适度的,并不影响生活和学习。有些儿童反应却不同,持续的时间较长,而且不仅在学校焦虑,就是在家里也表现惊恐不安,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哭泣。这种过度的,明显影响儿童生活的焦虑反应则已成为焦虑症。此病以女孩多见。
主要表现及诊断标准
焦虑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婴儿期乃至青少年期均可发生,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男女均可见,但女孩为多。焦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过分敏感、多虑,因小事而过度焦虑,烦躁、担心,甚至哭闹等。Rutler等提出了素质性焦虑的概念以区别于境遇性焦虑。境遇性焦虑可发生于平时情绪较稳定的儿童,由于生活中的严重刺激而诱发。素质性焦虑的儿童,从儿童早期既可表现出与兄弟姊妹不同的敏感性及对事物的过渡反应。生活中的一些刺激因素可使症状明朗化。这类儿童的个性通常十分温顺、守纪律、克制力强、自尊心强,对待事物十分认真而又过渡紧张,智力水平较高。这类儿童的父母往往也有敏感、犹豫、缺乏自信心及多虑等表现。其父母的慢性焦虑可影响儿童。
儿童过度焦虑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为:过分或不切实际地耽心,至少存在六个月以上,经常出现下述症状中的至少四条:
过分地或不现实地耽心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对过去的行为是否得当,过分地或不显示地放心不下;
对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如体育、学业或社交等方面是否具有能力,表现出过分或不切实际的耽心;
存在头痛或胃痛之类的躯体主诉,躯体检查无所发现
自我意识过强
鼓励过多,过分需要劝慰与担保
明显的紧张感或不能放松感
产生原因
小学生焦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患儿的焦虑性素质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所谓焦虑性素质,是指患者具有容易焦虑的个性特点,这与遗传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一些调查研究发明,焦虑症患儿的父母往往有敏感、犹豫、多疑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而患儿的性格常表现为温顺老实、对待事物认真负责;容易过分紧张,唯恐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缺乏自信心;胆小,多虑,常为某些小事瞻前顾后。其父母常常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或过分管教,要求过高,或过分宠爱。如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超过孩子的智能发育水平,孩子慑于父母的过分要求,心理整天处于紧张状态,久之,便会导致过度焦虑反应。或父母对孩子溺爱,娇宠、百依百顺,不分好坏地过分表扬,同样会使孩子不能正确估计自己,而自恃过高,一旦环境变化,有突然刺激时,便可导致发病。如转入新学校或碰上一位态度粗暴的教师,学习成绩不好,考试分数减少或不及格,家境的变化,父母离婚,父母生病或死亡等,都可能诱发此病。而案例中xx的症状就是由转学引起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导致。
防止策略
由于不良的环境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是造成儿童焦虑症的重要原因。因此,做父母的对孩子不应苛求。如果只是望子成龙心切,不考虑这些要求是否超过了孩子的承担能力,以致使孩子整天处于过度的紧张状态,时间长了,孩子就有可能出现过度焦虑反应。父母对孩子不应溺爱,百依百顺,否则,孩子得不到一点锻炼,一旦走出家庭,在社会上或学校中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容易产生过度焦虑。
此外,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过度地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教学内容过多,采用“填鸭式”等教学方法,或搞“题海战术”等,造成孩子负担过重,接受不了,也易导致焦虑症的出现。因此,父母和老师都要正确对待孩子,教育方法得当,对孩子提学习要求时,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智力水平,既不要马虎,也不要苛求;既不要溺爱,也不要放纵。
父母和老师还必须帮助患儿逐渐改变性格中的弱点,鼓励患儿独立地去计划自己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对患儿的失败应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孩子开朗、顽强、自信、胆大的性格。
较严重的病例,要进行心理治疗,焦虑症的心理治疗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放松治疗。(1)支持性心理治疗:可通过耐心地倾听患儿的诉说,了解患儿为什么担心害怕;针对原因给予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环境的改善,以缓解、减轻患儿的焦虑反应;(2)放松疗法:通过教会患儿学会放松全身肌肉,使患儿情绪松弛,缓解焦虑。有条件者,可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即借助生物反馈仪,用肌电作为反馈信号,学会全身放松。待患儿熟练掌握放松技术后,要求他们在家里或学校反复练习,常常可较好地缓解焦虑症状。
焦虑症状特别严重者,可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如服用安定或多虑平等)。
上一篇文章:
总怀疑同学要害他8龄童不敢去学校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栏目精选
火热专题
更多专题
全国客服①
全国客服②
全国客服③
教学教务
合作加盟
最新栏目推荐
谈谈儿童焦虑症
总怀疑同学要害他8龄童不敢
家有病女
什么是临床心理学
乐观人生靠心路——向焦虑
躁狂症的一般家庭护理
躁狂症有哪些不正常的表现
解读躁狂抑郁症
自闭症:讨厌粉色的女孩
你有妄想症吗?
精神强迫症是什么?
揭秘:挥之不去的“妄想”
专家揭秘:做梦可以消除痛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亚健康如何正确应对
引起癔症的病因是什么
引起癔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导致癔症的发病原因
癔症的心理病因要了解
癔症的诱因有哪些?
神经衰弱的病因你知道么?
神经衰弱的诱因是什么?
神经衰弱的引发因素有哪些
神经衰弱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多眠性神经衰弱怎么回事?
疑病症患病因素有哪些
疑病症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疑病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导致疑病症的病因有哪些
疑病症以及疑病症的病因
老年人易患失眠症的病因
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长期失眠的四大因素
导致失眠症的坏习惯有哪些
偏执型精神病的症状和治疗
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精神病该如何用药?
心理治疗精神病是否有效果
精神病心理治疗效果如何
女性
·
健康
最新文化精华
热点文章
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招聘信息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例
学校地址:南京市白下区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写字楼乙幢27楼A座 客户服务 电话: 025-84293828 025-86663472 025-84293096
中崋心理教育网 心理咨询师官方QQ群 ① 53314688 ②7863061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08 中崋心理教育网(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苏ICP证06011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