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招生简章 >>
|
|
李东阳四岁即被景帝召入宫中,那他小时候生活在茶陵吗?他与茶陵的山山水水有沾染吗?他可曾为茶陵的大地所哺育?而我与他皆为李姓,我内心里又产生一种疑问,我与他是否有丝毫的血缘关系?
而在二00五年的暑假,我在家里听闻我父亲说,我父亲的老家茶陵八团乡(我家现在七地乡)石湖村藏有李东阳生前的真实画像,李东阳的老家陇溪(现为高陇陇西)的族人来索取而不予,北京故宫博物院派人高价索取亦不予,因而李东阳画像能保存完好至今。我族人的血缘宗族观念及悼念先人之情是如此之深!
这更加引起了我内心的疑问,莫非我的先人真的就是李东阳不成?而石湖村的族人早就如此风传。但历史明确记载李东阳并非茶陵生,亦未曾告老还乡于茶陵,历史上确切的记载是他曾陪同他父亲回茶陵一次,在茶陵小住了十八天,日后即生活在京城和山东的曲阜,只是他一直称自己为茶陵人。难道他曾留下他的后代在茶陵?
这里面的疑问迫使我去打破沙锅问到底,或许在我理清李东阳与我石湖李氏家族关系的同时,亦能追本溯源地探清我个人的家世之由来,如此我方能心安。中国人没有西方思想中的求真理之意志,去关注那个构成世界的“本原”、“始因”,但中国人历来重视一个家族的谱系,探求我之生命何所由来,我的家族是如何代代相续的。如此而形成了关于一个家族的谱系学,于是有所谓的“家谱”或“族谱”。大而言之,从一个大的历史眼光看,如何描叙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和代际相续,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了,而这个民族的大历史无不是建立在一个个家族的历史谱系之上的。这里面或许也包含了汉语思想的特征,与西方思想的差异之所在。在西方,谱系学的思想方式,在尼采那里才开始,如《道德的谱系》即是。
一
二00六年初五,我和我的父亲去了我父亲的老家——八团乡石湖村。
这是我小时候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与我小时候不甚明朗的晦暗记忆相似,这个地方也是极其晦暗的,且很肃穆。这个隐藏在山坳接近于天际的地方,尚未融入到现代社会来,而仿佛是时光倒流了至少一百年,这里的建筑是极其灰暗的且时有断壁残垣。这里的男性无不是李姓,邻里之间很是相敬,大家都把彼此看作是一家人,这大概就是宗族血缘的观念在起作用。我父亲从小时候就教导我说,这里是我们的根本啊(倒是在我现在所居住的地方我父亲不这么说),叫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老祖宗”。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命令且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反驳的,对先人的尊崇本就是血缘上的本然反应而无须任何逻辑充足律。但我小时候不甚理解。
到了老家,父亲即催我去拜祭石湖村新建的李氏祠堂。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修建祠堂之类的事情大概毫无感觉了,但在这样的乡村,保留着浓厚宗族观念的落后山村,兴建祠堂——仍然是关乎整个宗族兴衰,且牵挂着无数同姓之人的心情而极其庄严
栏目精选 |
火热专题 更多专题 |
总部地址:南京市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乙幢27楼A座 师资介绍 点击进入 中崋心理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