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被城市化”实际就是农民下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14
政府代领了;这也减少到时拆迁的社会矛盾,而政府又获利了;所以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我说那农民呢,他们不是彻底成为了“三无”人员吗;他竟然说农民得到了钱,应该自己想办法。
这实际与当初国企下岗一模一样,最后国企下岗人员的今天肯定是这些“被城市化”农民的明天。当时本来是困难企业下岗,结果演变成全国的大下岗运动。当时很多效益好的单位也下岗,而且也是一次性买断和三年递减补贴费的方式;与当前全国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一模一样。可惜的是这些年的实践证明,凡留下的没有下岗人员全部比下岗人员强;从而城市低保实际就是下岗人员的总称。按照这些的实践类推,十年后我们的城市化农民将是我们社会的贫困群体;因为失去资源和失去工作,是谁都应该是贫困的人。
从理论上讲,农村城镇化应该是那些工业用地紧张的农村;用城镇化的形式将农民集中起来,同时安排农民就近转入工业就业。这样的目的一方面解决了农民就业,另一方面节余了用地;从而实现了社会效益集约化。可现在却是连工业肯定到不了的偏远山区都搞城镇化农民社区,难道要农民赶牛到几十里外的田地耕种吗。更何况现在的城镇化小区根本不能养牛,就连农民的种田工具都没有办法存放;这难道是要农民种田吗。既然农民不种田,又没有就业渠道;那农民如何生存呢,农民的后代又如何生存呢。这就是我们社会的新农民,从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迁出来到农村社区;结果是一次性的补偿到手了,而未来却没有了。我到过五处城镇化的农民小区,没有见到一个农民由政府安排就业;全部是自谋出路了。如果说自谋出路农民的热情很高,那么城市下岗人员的悲惨今天将是这些农民的明天;因为这是愚昧的代价。
我们知道:农村社区化和农民城市化,它根本解决不了农村经济问题;因为集约经济就是不走城镇化之路,它同样也能在农民分散居住中体现。而在具体的实际推动中,政府看中的还是房地产经济;这才是我们各级政府根本不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因,因为城镇化和城市化最大的赢家是政府。农民自谋出路了,集中起来的土地政府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发了;因为政府开发不需要买土地,而且银行还优先贷款。看来当年下岗的悲剧要在农民身上再现了,因为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城市化是一条扭曲的发展路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