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下载频道
娱乐频道
首页
热点
家庭教育
小学(6-12岁)
初中(12-15岁)
高中(16-18岁)
教师园地
自我成长
心理辅导
心理疾病
您现在的位置:
中崋心理教育网
>>
亲子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 文章正文
文章
书籍视频
图片
给 糖 排 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4
小时候经常贪吃糖果,牙齿变得不好,长大以后因为牙疼遭了不少罪。以此为鉴,我非常注意保护女儿的牙齿。从18个月开始早晚给她刷牙,而且尽可能避免给她吃糖或其它过甜的食物。可是也许因为孩子都天性喜好甜的东西,自从吃过并且认识了糖,女儿便对糖有了深刻印象,认定那是个好东西,一旦有得到糖的机会就一定不愿意放过。于是我们两人之间会因为“藏糖”和“找糖”而斗智斗勇。
朋友来访,带了一盒瑞士糖送给女儿。味道好,外观也不错。规则的小方块,分别裹着黄、绿、红、橘红四种颜色的糖纸,很是可爱。女儿见了,自然兴奋不已。趁着我与朋友聊天的空挡,笨拙的小手忙个不停,一会儿就剥开一颗塞进小嘴巴里。转眼的工夫就吃了三颗,而且还要再吃!我知道我必须阻止她了。和朋友解释了一下,我站起来想把糖盒从茶几上拿起来放到别处。可就在转身的时候,不小心把盒子打翻了,糖洒落在地板上。我下意识地连忙蹲下身去拾。就在手触摸到第一颗糖的时候,或许是因为花花绿绿的糖纸而得到的启发,我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把糖排列起来,那么它就不只是糖,还是玩具!女儿不会吃自己的玩具!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把糖快点拣起来、拿到女儿看不见的地方藏起来”的想法,而是当着她和朋友的面,慢慢地一颗一颗地把糖按照糖纸的颜色归类摆在茶几上。朋友很快明白了我的意图,也帮忙来摆。站在一旁有些惊讶的女儿看到原本零散的糖果整齐地摆出了红色、黄色、绿色、橘黄色四行,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地走到茶几边,静静地看着我和朋友给糖排队。等到所有的糖都排完了,我问女儿“是不是还要再排一次”,她似乎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只是机械地应了一句“要”。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把四排糖果收回糖盒里。看到刚刚还整整齐齐的糖一下子又混散在盒子里,女儿的好奇心又被触动了,仰起小脸看了看我。“我们再来给糖排队吧!”我递了一颗糖在女儿手里,示意她来和我们一起摆。起先她还有些犹豫,不一会儿就开始主动去糖盒里拿糖,欢快地给糖排起队来,还一边摆着一边兴奋地重复着“排队”这个新的词汇。
排好了收起来,再排好再收起来。如此反复、持续了半小时有余,女儿始终兴趣不减,甚至朋友的告辞也没能让她的注意发生转移。而我们共同排出来的“队”也由最初的直队变化出了圆形,由单一的色彩逐渐搀杂成了两种或三种颜色的交替排列。在这整个过程中,她没有任何想再吃糖的表现。她真的是把糖当成了玩具。
那以后,我索性不再费尽心思去“藏糖”了,索性就把糖盒直接摆在那儿,时不时地问问女儿“要不要给糖排队”,几乎每一次女儿都回答“要”。糖拿在手里,却再不像以前那样着急地往嘴里塞。
上一篇文章:
让我们和孩子说话!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栏目精选
火热专题
更多专题
全国客服①
全国客服②
全国客服③
教学教务
合作加盟
发现
·
探索
女性
·
健康
最新文化精华
热点文章
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招聘信息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例
学校地址:南京市白下区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写字楼乙幢27楼A座 客户服务 电话: 025-84293828 025-86663472 025-84293096
中崋心理教育网 心理咨询师官方QQ群 ① 53314688 ②7863061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08 中崋心理教育网(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苏ICP证06011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