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上学的孩子妈妈纪录的美国教育细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17
2008年8月底,因为先生的工作调动,我们一家三口从广州搬迁到芝加哥。几天后,6岁的儿子进入市区的一所公立学校Lincoln Elementary School (林肯学校)就读,很快,我的注意力从担心他是否适应一个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没有朋友,万事从零开始的新环境转移到满怀兴趣地关注他所受的美式教育模式上来。三个月下来,我发现从课堂的布置,学生的分班,教材的编写,讲课的方式,课外作业的形式,老师改作业的方式等等,一切都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再深究下去,发现所有的不同都和美国学校的使命和目的,培养人的方向和着重点,培养的方式,整个的社会环境,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息息相关。
由于我在国内10年跨国外企生涯中从事的是人力资源工作,我了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竞争白炽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吸引,发展,挽留人才一直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为什么每年有这么多大学生找工作频频碰壁,而我们为企业招聘时,总觉得市场上缺少合适的人才?这一切,都源于国内教育模式的缺陷:重分数而轻能力,精于考试而疏于实践,局限于課堂而缺乏和社會及世界接轨的引导和机制,这样教育出來的学生怎么能适应未來发展的需要呢?
我个人的教育观在美式教育环境里得到了共鸣: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孩子成为有多种能力,有強烈的社会参与意识,有立足未來的本領的,独立自尊的人;注重呵护孩子的心灵,不断挑战和挖掘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們为做最好自己而不是为得到第一而骄傲。由于共鸣和认同,我非常想把美国教育的思路以及企业管理中发展人才的思路引入到国内教育模式中来。每每我看到美国学校里一些給我深思和启发的做法,我总会想到,如果国內教育能取其所长,結合自己的强项,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教育之路來,那有多么好!其实,細看美国学校的做法,从实施方法來说,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难且重要的是教育者们理念上的改变!只有正本清源的改革,才能真正地培养未來的人才而不是考试的高手。为了这个想法,我尽量细致地描写陪伴儿子体验美国学校教育以及我们的家庭教育的纪实故事,希望给更多的校长,老师,家长或者孩子看到,希望他们能从细微处见大处,从细节看全景,如果大家也有象我那样,有一些感触,受一些启发,结合自己的思路,来一点实践,就是这些文章的价值所在了。
从12月中开博到现在,我写的教育方面的文章不算很多,近120篇文章里占75篇左右。我非常感激地说,这些文章是发表了精彩的评论的博友们和我一起写就的。关注教育的人们素质都很高,你们给我留下的评论补充了我纪实为主的风格的缺陷。你们的评论通常是更深的分析,更广的阐述,画龙点睛的重点突出,以及现实例子的支持。读我博客里的文章,不可不读这些出色的评论。